共计 1566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2018 年是中国 28 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最低的一年,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早前所公布的 2018 年经济数据,其中国内生产总值(GDP)成长率为 6.6%,创下自 1990 年以来的新低。同时 2018 年也是全球各类投资产品表现最差的一年,普遍呈现负增长状态。
尽管如此,香港保险业在这个经济环境下依然保持稳步上扬。3 月 15 日,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了 2018 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,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 5,317 亿 港元(下同),较 2017 年 上升 8.6%;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 1,618 亿 港元,与 2017 年全年比较,上升了 6.9%。
其中,2018 年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继续保持平稳,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 476 亿 港元,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 29.4%。在这些新造保单当中,约 96% 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,例如危疾、医疗、终身人寿、定期人寿及年金等。
2016 年,受资金外流的影响,境内赴港买保险的通道开始收紧,然而国家推出的“限令”并没有阻挡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的脚步,2016 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增保单保费更是在短短 6 个月内增长了 3 倍。继 2016 年的内地访客赴港投保小高潮之后,近年的新增生意量达到了新的平衡并且逐渐回归理性的状态。
相较于 2017 年全年新单保费 508 亿港元(占比 32.6%),2018 年总体内地访客总保费也许有点下降。但总体的保费结构更加合理,重疾险比例明显增多。
hkbx.coms.hk
按新单保单数统计,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持续上升且最多,2018 年占比远高于 2017 年,达 62.1%,展现出香港重疾险对内地访客较强的吸引力。
按新单保费统计,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,2018 年上半年占比为 57.6%,与 2017 年同期相若;其次为重疾险,占比 13.6%,较 2017 年同期有明显升高;万用寿险排名第三,占比 12.7%。
2018 年全年新单业务(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)为 1,618 亿 港元,同比 上升 3.8%。按照总保费收入(整付保费 + 年化保费),新单业务排名前 15 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 94.9%。按照总保费收入(整付保费 + 年化保费),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 15 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 93.2%,同比上升 4.2%。
事实上,内地客户赴港有 95% 都是购买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,例如危疾、医疗、终身人寿、定期人寿及年金等,其中 重疾险 更是吸引了很多内地客户来港投保。
为何重疾险那么受欢迎?
01 产品创新、种类多
2018 年香港保险的重疾险推陈出新,产品不断创新,从早期理赔还原保障、多重保障、癌症保障、心脏中风保障、结合运动程序、男性保障、先天性疾病保障、良性病变保障、家庭成员额外保障、人寿额外保障等等。
如英国保 X 早前更推出了市场首创专为癌症康复者而设的癌症保障——癌症痊 X 保。如患者康复后,不幸再度确诊患上受保癌症,计划会致力提供一笔过赔偿,而曾经患有癌症或原位癌(第 0 期癌症)的器官亦可受到保障。
- 癌症康复者的福音来了:得过癌症也能买重疾!
02 保费便宜
以相同年龄的投保人购买相同保额的同类产品为例,香港保险的保费比内地便宜 30%-40%。此外,相比在内地购买的一般医疗保险,在香港购买的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更广,且不存在属地赔偿的限制。
除了同等保额的保费便宜,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大,选择也更多。如重大疾病险,内地保险产品保障 40 种严重疾病+预先给付 10 种疾病,而香港保险产品保障 56﹣100 种重大疾病+预先给付 18 种疾病。03 分红制度
香港保险的分红以及保额递增,香港重疾保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其分红制度,分红可以 帮助客户通过持有保单合理应对通货膨胀。
过去 30 多年,人民币的通货膨胀高达 6 倍,假如重疾险如果不带分红,保额将一直维持在几十年前水平线,根本无法抵御快速的通货膨胀率,可见分红有多么重要。
以上数据及图片来源网络
- 海报
- 打赏
- 分享
- 微信
- 支付宝